陕西10项工程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加快深度融合
2018-07-14 10:45:44三秦都市报
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。昨日来自省农业厅消息,为加快推动信息化和特色现代农业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指导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水平,我省将充分利用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,强化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,打造10项重点工程,推进我省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、经营、管理、服务全面深度融合。
如今,省农业厅出台《关于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》,将建立全省和市级农业大数据中心,实现农技推广、农村劳动力、职业农民培育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农业生产资料、三品一标、现代农业园区、休闲农业、农业机械、土地流转、农村集体资产、农民收入等应用系统与数据的汇聚、共享和交换。建立陕西省农业地理信息平台,逐步按需实时接收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果业等监测预警数据,在地理信息系统上进行展示,并将遥感技术、空间信息、物联网和智能装备相结合,形成陕西农业空天地的地理空间数据一张图。
在农业产业信息化方面,我省将推进互联网+与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果业的融合,提升生产标准化智能化水平;推进互联网+农产品加工业,提高加工产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;推进互联网+休闲农业各项服务在线化。在电子政务管理上,推进省互联网+政务服务平台应用。在科技信息服务上,基本建立产业脱贫农技服务110指挥体系,实现专家与农民的在线实时互动,并建立标准化县级服务站点10个,辐射带动建设村级信息综合服务站100个。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我省将率先在省级以上质量安全县推进规模主体追溯体系全覆盖,逐步实现全省主要农产品来源可追溯、过程可监管、风险可预警、责任可追究。
《意见》提出,我省将建设全省优质农产品统一的官方电商服务平台,提升农产品电子商务水平。搭建全省农业物联网管理平台,丰富农业大数据。搭建覆盖省、市、县、乡互联互通的四级农村经济信息管理平台,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、土地承包管理、产权交易管理的信息化,以信息化助推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监管规范化、制度化。此外,还将推动农业机械的智能化改造,大力开展机器代替人行动,降低人力成本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
本报记者文晨